首页 > 若兮考试网 > 考试资讯 >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试题? 内容详情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试题?

黄忆霜

接下来,若兮考试网将带你认识并了解小学数学教师考试题,希望可以给你带来一些启示。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试题?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试题?

⑴ 小学数学老师考试试题

1.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 动手实践 )、( 自主探索 )与( 合作交流 )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2.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组织 )者,( 引导 )者和( 合作 )者

3.对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 过程 )。

4.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实现人人学( 有价值 )的数学,人人都获得( 必需 )的数学。

5.小学数学在加强基础数学的同时,要把发展( 启发 )和培养( 思维 )贯穿在各年级数学的始终。

6.随着现代化计算工具的广泛应用,应该精简大数目的笔算和比较复杂的四则混和运算,笔算加减法以( 自然 )数的为主,一般不超过( 4 )位数。笔算乘法,一个乘数不超过两位数,另一个成熟一般不超过( 3 )位数。笔算除法,除数不超过( 3 )位数,四则混和运算以( 乘除 )步的为主,一般不超过( 3 )步。

⑵ 教师招考考试中,小学数学的专业知识怎样复习

一、重视基础,深入理解

在考前一个月,如果大家还对数学中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原理不清楚,解题时肯定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容易丢失一些基本分。所以大家务必在最后完全吃透基础理论知识,深入地理解基本概念、公式、定理、图表的理解,掌握知识点,将数学知识进行分类,在自己的头脑中有一个完整的体系。

二、掌握方法,提高能力

利用最后一个月的时间来拓展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把知识体系化、连贯化,并拓展做题方法及思路,熟悉考试出题方式。尤其是解综合性试题和应用题能力。大家要搞清有关知识的纵向、横向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体系。同时,也要提高做题质量,每做完一题后,就要总结其所覆盖的知识面并且归纳其所属题型,做到举一反三。

三、选择题答题技巧

掌握选择题应试的基本方法:要抓住选择题的特点,充分地利用选择题提供的信息,决不能把所有的选择题都当作解答题来做。首先,看清试题的指导语,确认题型和要求。其次,审查分析题干,确定选择的范围与对象,要注意分析题干的内涵与外延规定。再次,辨析选项,排误选正。最后,要正确标记和仔细核查。

(1)特值法。在选择题的选项中分别取特殊值进行验证或排除,对于方程或不等式求解、确定参数的取值范围等问题格外有效。

(2)反例法。把选择题各选择项中错误的答案排除,余下的便是正确答案。

(3)特殊法。当对某一选择题没有把握时,可以采用此方法。要注意寻找线索,如果其他选项大体相当,唯有某一个选项特别长或特别短,那它成为正确答案的可能性很大。

(4)猜测法。因为数学选择题没有选错倒扣分的规定,实在解不出来,猜测可以创造更多的得分机会,特别是最后一个选择题。

⑶ 小学数学教师业务考试试题

小学数学教师业务学习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每空0.5分,共20分)

1、数学是研究( 数量关系 )和( 空间形式 )的科学。

2、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 )、(普及性 )和(发展性 )。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全面 )、(持续 )、(和谐发展 )。

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

4、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组织者 )、( 引导者)与(合作者)。

5、《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将数学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四大领域;将数学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 )、(数学与思考)、(解决问题 )、(情感与态度)四大方面。

6、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 )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7、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四基”包括(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基本思想)、( 基本活动经验);“两能”包括(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教学中应当注意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的关系、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关系。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1). 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2).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了解数学的价值,激发好奇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课程标准对解决问题的要求规定为哪四个方面?

(1)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2)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3)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4)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3、“数感”主要表现在哪四个方面?

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表示、数量大小比较、数量和运算结果的估计、数量关系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4、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有哪六个方面?

(1).数学教学活动要注重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2).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3).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4).引导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悟数学思想;(5).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6).教学中应当注意的几个关系:“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关系。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关系。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手段多样化的关系。

5、估算有哪三大特点?如何评价估算?

① 估算过程多样 ② 估算方法多样 ③ 估算结果多样

评价:在上述前提下,估算没有对和错之分,但有估算结果与精确计算结果的差异大小之分。

6、可以用哪四种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所在的方向和位置?

①上下、前后、左右 ②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 ③数对

④观测点、方向、角度、距离

三、运用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分析(10分)

下面上《“1——5”的认识》的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请你依据课程标准对这一内容的教学目标加以简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4、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简 评:

(1)全面(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2)具体(数量、数序、数感)。

(3)准确(会用、体验、感知)。

(4)突出了学习方式的更新。

四、解答题:(每题4分,共40分)

1、6个好朋友见面,每两人握一次手,一共握( 15次 )手。

2、地面1层记作+1层,地面以下1层记作-1层,从+2层下降了9层,所到的这一层应该记作( -8 )层。

3、有一个整数除300,262,205所得的余数相同,则这个整数最大是( 19 )。

4、大约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书中说:“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鸡有( 23 )只,兔有( 12 )只。

5、某小学四、五年级的同学去参观科技展览。346人排成两路纵队,相邻两排前后各相距0.5米,队伍每分钟走65米,现在要过一座长629米的桥,从排头两人上桥至排尾两个离开桥,共需要( 11 )分钟。

6、用绳子三折量水深,水面部分绳长13米;如果绳子五折量,则水面部分长3米,那么水深是( 12 )米。

7、小玲沿某公路以每小时4千米步行上学,沿途发现每隔9分钟有一辆公共汽车从后面超过她,每隔7分钟遇到一辆迎面而来的公共汽车.若汽车发车的间隔时间相同,而且汽车的相同,求公共汽车发车的间隔是( 63/8 )分钟。

8、一个合唱队共有50人,暑假期间有一个紧急演出,老师需要尽快通知到每一个队员。如果用打电话的方式,每分钟通知1人。请你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最少花( 6分钟 )时间就能通知到每个人。

9、口袋里装有42个红球,15个黄球,20个绿球,14个白球,9个黑球。那么至少要摸出( 66 )个球才能保证其中有15个球的颜色是相同的。

10、在统计学中平均数、中位数、众数都可以称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下面给出一批数据,请挑选适当的代表。

(1)在一个20人的班级中,他们在某学期出勤的天数是:7人未缺课,6人缺课1天,4人缺课2天,2人缺课3天,1人缺课90天。试确定该班学生该学期的缺课天数。(选取:平均数)

(2)确定你所在班级中同学身高的代表,如果是为了:①体格检查,②服装推销。(①选取:中位数②选取:众数)

(3)一个生产小组有15个工人,每人每天生产某零件数目分别是6,6,7,7,7,8,8,8,8,8,9,11,12,12,18。欲使多数人超额生产,每日生产定额(标准日产量)就为多少?(选取:众数)

⑷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知识考试试题

你去找找小学六年级的毕业考试试卷,考题一般都离不开那个框框。

小学部分的分值应该占70%,初中的占20%,教育理论占10%吧。

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真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

必修一(前期测试)

一、单选题

1、教学媒体具有表现性、受控性、重视性、接触性等特征,以下关于教学 媒体特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教学媒体的受控性指教学媒体把信息同时传递给学生的范围的大小)。

2、根据 学生以前的试卷,发现学生在听力理解部分的平均得分比较低,这 属于学习者分析中的

(初始能力分析)。

3、在一节数学课上,刘老师没有直接引入教学内容,而是利用几分钟的时间描述了两个学生路上相遇这一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让学生对多要学习的内容有了一个比较感性的认识,此处,刘老师运用的教学策略是(启发式教学)。

4、王老师下周一要去别的学校讲课,讲课的环境中有多媒体计算机,因此王老师打算自己制作一个课件,用于在课堂上进行知识传授,请问,这个课件属于以下哪类课件的范畴?(助教型演示课件)

5、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以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讨论伯利克里这个人物,下列促进小组讨论的措施中,不恰当的是(让学生自由发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二、多选题

1、在对于学习者 特征进行分析的时候,我们一般分析哪几方面的特征?(起点水平,认知结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学习风格。)

2、有关教学评价 的功能 ,王老师有如下认知,正确的是。

(教学评价能引导教学活动朝正确的方向发展;好的评价能激励学生更加努力;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相对调慢或调快学习进程;被评价者还可以通过评价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明确努力方向及改进措施。)

3、您计划在信息技术课上使用“20%的平时课堂表现+40%的上机操作情况+40+的笔试成绩”来评定学生的学期成绩,请问,下面有关您使用的教学评价方式说法正确的是()。

(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三、是非题

1、课件制作中,如果涉及到图像,且大小需要控制在10~200KB之间,一般使用JPG格式。(对)

2、与考试相比,档案袋评价可以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感,有利于更全面地评价学生,也更简单更省力(错)。

小学数学教师考调试卷

一、填空:(20分,每空1分)

1、830立方分米=( )立方米 2.06升=( )毫升

4.08立方米=( )立方米

2、在比例里,( ),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3、15∶( )=3∶5= =( )%。

4、常用的统计图有( )( )( )。

5、沿着圆柱的一条高把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 ),宽是( )。

6、0 25 50 75 100米,这是( )比例尺,把它化成数值比例尺是( )。

7、若8∶x=y∶7则x和y成( )比例。若8x=7y,则x∶y=( ∶ )。

8、把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5倍,高不变,侧面积扩大( )倍,体积扩大( )倍。

9、把一个圆柱的底面分成许多相等的扇形,切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底面周长是41.4分米,高8分米,这个圆柱的表面积是( )体积是( )。

二、判断题:(每题1分,8分)

1、圆柱的体积是与它等底高的圆锥体积的 。 ( )

2、从折线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 ( )

3、如果圆柱的侧面展开是正方形,那么它的高与底面直径一定相等。 ( )

4、总价一定,单价与数量成正比例。 ( )

5、比例尺的前项一定是1。 ( )

6、侧面积相等的两个圆柱、体积和表面积一定也相等。( )

7、一根长9米的圆木,底面积是3.14平方分米,把它平均截成相等的3个小圆柱,表面积增加了12.56平方分米。 ( )

8、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2倍。 ( )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8分)(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下列两种量是成反比例的是( )。

⑴、x+y=10 ⑵、x-y=10 ⑶、xy=10 ⑷、 =10

2、圆柱体的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 )比例。

⑴、成正 ⑵、成反 ⑶、不成

3、如果甲数的 与乙数的 相等,那么甲数∶乙数=( )

⑴、1∶3 ⑵、3∶1 ⑶、12∶25 ⑷、25∶12

4、能清楚地看出数量多少,又能清楚地表示数量增减变化的统计图是( )统计圆。

⑴、条形 ⑵、折线 ⑶、扇形

5、两个圆柱的高相等,底面半径的比是4∶7,体积的比是( )

⑴、4∶7 ⑵、7∶4 ⑶、16∶49 ⑷、49∶16

6、一个圆柱与一个圆锥等底等体,圆锥的高为15厘米,则圆柱的高是( )。

⑴、3厘米 ⑵、15厘米 ⑶、45厘米

7、做一个长12米,底面半径是4分米的通风管需要( )平方米的铁皮。

⑴、15.072 ⑵、150.72 ⑶、301.44 ⑷、30.144

8、制造一个零件的时间一定,总时间和零件的总个数成( )。

⑴、正比例 ⑵、反比例 ⑶、不成比例

四、计算:

1、化简比,并求比值。(4分)

2.4千克∶500克 15厘米∶90千米

2、解比例。(4分)

∶ =x∶ =

3、列式计算。

五、应用题:(35分)

1、甲乙两地相距85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只有17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2、从甲地到乙地,如每小时行80千米,6小时可以到达,如每小时行120千米,几小时可以到达?(用比列解)

3、张家界火车站加修一条轨道,前4天铺轨220米,照这样计算,又用了20天才完成,这条轨道长多少米?(用比例解)

4、一个圆锥形谷堆,底面周长18.84米,高2米,如果每立方米谷重750千克,这堆谷重多少千克?

5、下面是敦谊小学学前班四个班为特困儿童捐款的统计图。

6、一个圆柱形蓄水池,底面直径3米,高2米,在池的内壁与底面上抹水泥,抹水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这个蓄水池能蓄水多少立方米?

7、把一个圆柱沿底面直径切开,切面是一个周长40厘米的正方形,求原来圆柱的体积。

平潭小学数学教师进城考试试卷

一、填空。(14分)

1、早晨3时整,时针和分针组成了( )角。

2、一个月至少有( )个星期。

3、358里最多有( )个52/

4、360分=( )时 120秒=( )分

5、红领巾有三个角,其中有1个( ),2个( )。

6、946÷26的商的最高位是( )位。

7、一个除法算式中,被除数比除数大96,商是5,被除数是( )。

二、直接写出得数。(6分)

64÷16= 25×4= 96÷8= 560÷80= 450÷90= 90-30= 72+9= 90÷45= 12×6= 36÷12= 14×7= 12×6=

三、竖式计算,最后一题要验算。(18分)

647÷32= 720÷25= 86×42= 785÷63= 300×68= 632÷46= 448÷57= 582÷33=

四、判断。(12分)

1、钟面上18时整,时针和分针组成了平角。…………………………( )

2、直线要比射线长一些。……………………………………………… ( )

3、在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商乘除数一定等于被除数。………… ( )

4、先在纸上画4个点,再经过每两点画一条直线最多能画4条。… ( )

5、用一副三角尺能拼出一个100°的角。………………………………( )

6、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商不变。……………… ( )

五、把下面几种角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4分)

钝角 平角 锐角 周角 直角

六、用量角器分别画出45°、120°、160°、15°的角。(8分)

七、列式计算。(8分) 1、一个数比32的3倍少19,这个数是多少? 2、一个数的24倍是432,这个数的一半是多少?

八、应用题。(30分)

1、一堆煤204吨,用去120吨后,剩下的每天烧42吨,还可以烧多少天?

2、学校会计去商店买篮球,每个篮球38元,300元钱最多能买多少个篮球?还剩多少元?

3、学校买324盒水彩笔,每盒有12枝,发给绘画比赛中获奖的36名同学,平均每位同学得到多少枝水彩笔?

4、甲乙两筐共有苹果60个,若从甲筐拿6个苹果给乙筐,则两筐苹果个数一样 多,甲乙两筐原有苹果多少个?

5、南京到上海有280千米,一辆汽车从南京出发4小时后离上海还有20千米,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本篇文章来源于 数学教师网| 原文链接:http://;html/zxtk/sinjsc/20080920/1695.html

相关